在工業流體輸送領域,雙吸泵憑借其大流量、低軸向力的特性廣泛應用于城市供水、電力冷卻、化工循環等場景。作為核心設備,雙吸泵的安裝質量直接影響其運行效率與壽命,而基礎剛度作為安裝環節的關鍵指標,更是保障設備穩定運行的基石。本文將從設計規范、材料選擇、施工工藝及驗收標準四個維度,系統闡述雙吸泵廠家在安裝時如何確保基礎剛度。
基礎剛度的核心在于抵抗設備運行產生的振動與變形。雙吸泵廠家需依據泵基礎設計規范等標準,結合設備重量、轉速、振動頻率等參數,通過結構力學計算確定基礎尺寸與配筋率。例如,對于電機驅動的雙吸泵機組,基礎重量應不低于設備總重的3倍;若采用內燃機驅動,則需提升至5倍以上,以吸收動力沖擊。同時,基礎高度需高出地面100-200mm,防止積水導致地基軟化。
雙吸泵的材料質量是基礎剛度的物質基礎。混凝土作為主要結構材料,強度等級需達到C30以上,確保抗壓、抗剪性能符合要求。鋼筋應選用HRB400級熱軋帶肋鋼筋,配筋率不低于0.2%,以增強基礎抗裂能力。對于軟弱地基場景,需采用混凝土樁進行地基處理,通過樁基將荷載傳遞至深層穩定土層,避免不均勻沉降。此外,基礎表面需鏟出麻面,麻點深度不小于10mm,以提升混凝土與地基的粘結力。
施工環節是基礎剛度落地的關鍵。首先,雙吸泵的地腳螺栓的安裝需嚴格垂直,光桿部分無油污,螺紋部分涂覆油脂防銹,且螺栓底部離孔壁距離不小于15mm,避免傾斜導致應力集中。其次,二次灌漿工藝需在設備初找平后進行,灌漿層高度控制在30-70mm,采用高強度無收縮灌漿料,確保基礎與設備底座緊密貼合。最后,對于共用底座的機組,需在底座空腔內填充混凝土,提升整體穩定性,防止運行中因共振引發基礎松動。
驗收環節是雙吸泵基礎剛度的防線。需通過水平儀檢測基礎平整度,誤差不超過0.1mm/m;使用百分表檢測地腳螺栓緊固力,確保螺栓預緊力符合設計值。同時,需進行空載試運行,監測基礎振動加速度,若超過2.8mm/s2(ISO 10816標準),則需重新調整。此外,還需檢查基礎與管路的隔離措施,避免管道應力傳遞至基礎,導致剛度失效。